50年史|注塑機係譜04▶ 電動機的開發
1990年~
當時的業務發展及時代背景
1980年代起直到1990年代,注塑機才正式進入電動化。隨著對消費型社會警鍾的敲響,大家開始意識到“節能”“環保”的重要性,油壓結構的電動化也順應時代的要求而日趨完善。
然而要想通過電動機實現油壓機所達到的性能(高轉速·高射出馬達),中間橫亙著各種各樣的難題。
實現電動化所需要的能力,並不是伺服電機和滾珠絲杆所擅長的領域,當時的機器所具備的性能還不足以實現這個目標。
因此住友腳踏實地地進一步研究滾珠絲杆的高負荷·高耐久性,從而生產出了劃時代的直驅結構。
1990年,作為住友電動機起源的SE上市了。雖然該機型得到了追求潔淨和電控的客戶的好評,但也存在著耐久性等問題。
為了解決技術難題,經過反複研究開發,終於在1997年,搭載了劃時代直驅結構的全電動機SS上市了。
在直驅結構這一獨家技術的衝擊下,“技術住友”的評價度也越來越高。
當時的世界局勢(1990~1995年)
●德國統一(1990)
●歐盟(EU)成立(1993年)
●Windows95麵世(1995年)
01搭載液壓平衡器的混合動力機
全電動注塑機的基石
全電動注塑機早期研究開發的成果就是這款SE機型。
電動機投入的電能是通過伺服電機和滾珠絲杆直接轉換成動能的。然而當時的滾珠絲杠未能達到必要的強度,所以采用了油壓加電動的混合模式。
伺服馬達和滾珠絲杆聯合驅動單肘節產生第1鎖模力,再通過液壓平衡器產生第2鎖模力,是雙重構造的鎖模結構。
鎖模力有25tf、75tf、150tf這3種。
02業界首創搭載直驅結構
第1代全電動注塑機
SS・SE-S的登場成為了我司主力機種由油壓機向電動機轉變的契機。
搭載獨家研發的自產伺服電機和伺服擴大器,潔淨性和靜音性成為其賣點。最大的特點是搭載了直驅結構。
直驅結構是將伺服電機內置於射出裝置或鎖模裝置內部,馬達自身也成為驅動部位的一種結構。這樣無需通過多餘的減速裝置就可以直接傳達必要動作。
機械損耗得以降低,實現穩定的高響應·高精度生產。由於沒有皮帶驅動部位,所以也沒有粉塵、噪音,通過內置實現了小型化生產等,高度實現了精密穩定成形、潔淨、靜音、節省空間,好評如潮。
SS於1996年上市,之後係列名更改為SE-S。
按照鎖模力分類,共有15款,累計出貨量高達約5000台。